日前,北京市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北京市民用建筑節能降碳工作方案暨“十四五”時期民用建筑綠色發展規劃》(以下簡稱“《發展規劃》”)。
《發展規劃》提出目標,到2025年,本市新建居住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標準,新建公共建筑力爭全面執行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標準,力爭完成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3000萬平方米,力爭基本完成全市2000年前建成的需要改造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據介紹,長期以來,北京市積極推動新建建筑節能、綠色建筑和裝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既有建筑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累計建成城鎮節能民用建筑7.6億平方米,占既有民用建筑總量的79.6%,占比居全國首位;累計建設綠色建筑1.25億平方米;新建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40%;累計建成太陽能熱水系統建筑應用4741萬平方米,光電建筑應用能力61萬千瓦。
根據《發展規劃》,北京市新建建筑執行綠色建筑一星級及以上標準,新建政府投資和大型公共建筑執行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標準,城市副中心新建公共建筑執行綠色建筑三星級標準,核心區新建建筑執行綠色建筑三星級標準。
同時,北京市鼓勵“三城一區”、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平原新城、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等重點區域建設綠色生態示范區和綠色建筑高星級項目。到2025年,新建居住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標準,新建公共建筑力爭全面執行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標準。
本網記者了解,目前,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將開展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到2025年新增100萬平方米,探索通過貼息等方式鼓勵其他區支持社會投資建設超低能耗建筑。商品住宅建設中也鼓勵實施超低能耗建筑,在“三城一區”、臨空經濟區等重點地區和功能園區推動實施超低能耗建筑。